近年来,地处吕梁市中阳县下枣林乡的阳坡村,面对资源禀赋薄弱、发展动能不足的困境,通过党建引领、科技赋能、产业升级和民生改善,激活乡村内生动力,探索出一条振兴新路。
创新党建强根基
阳坡村创新党建模式,组织党员开展“行走的党课”,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入脑入心、走深走实、见行见效。
该村实施“头雁领航”计划外出研学,并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层党组织共建“校地融合共同体”,持续导入科技、法治、医疗等优质资源。
老党员刘大爷说:“北京的大专家都来村里讲政策、教技术,干部们劲头足,带着我们干,心里亮堂多了。”
山沟“飞”出新业态
阳坡村建成无人机研学基地,打造“科技+研学”新业态;围绕特色羊产业,建立实体化“科技小院”,精准对接专家技术,两年间吸引400余名高校师生参与乡村实践。
“以前放羊翻山越岭,现在用无人机巡山,‘科技小院’专家指导科学喂养,羊长得快、病也少,省心又增收。”养羊大户王大叔说。
产销一体拓新路
阳坡村针对柏籽羊产业销售瓶颈,创新构建了“产供销一体化”,精准对接高校消费市场,设立特色农产品直供平台,实现羊肉“从基地到餐桌”的高效直达。
负责合作社销售的会计小刘深有体会:“过去愁卖,现在直接对接大学食堂,价格稳定,销路不愁,合作社社员分红都涨了,大家更有奔头了。”
文明乡风润山村
阳坡村聚焦农村养老难题,通过盘活闲置资源,将村委旧居改建为“爱心洗衣坊”,与“爱心超市”“爱心食堂”“爱心宿舍”共同构筑“四爱四心”养老工程。
在“爱心洗衣坊”门口,李奶奶笑得合不拢嘴:“这里又干净又热闹,吃饭有食堂,衣服有人洗,娃儿们在外打工放心得很。”
无人机研学基地的嗡鸣声在山谷回响,“爱心洗衣坊”里传来老人们的笑语,农家书屋内书香弥漫……如今,曾经沉寂的阳坡村,正通过党建引领、科技赋能、产业深耕和民生保障的系统集成,焕发出勃勃生机。(马林)